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最近这些年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且走在大街上也会经常见到一些脑血栓病人行走十分困难。立秋到了,也证明着秋天将至。医院诊所输液“通血管”的中老年人之间就多了起来,坊间传闻定期输液就能“冲开血管”、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真的靠谱吗?
首先,对于血管基础较差的患者来说,如果仅仅依靠定期输液来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肯定是不可行的,血管斑块的形成造成血管狭窄,这样的患者常常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存在,所以,预防斑块形成,从而预防血管堵塞才是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这期间,规律口服抗血小板凝集药物,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在正常水平,低盐低脂饮食都非常重要。其实,认为定期输液有效的朋友都认为,输一些活血的药物,可以有效的疏通堵塞的血管,把血管疏流通了,就不会发生脑卒中了。但脑卒中发生的真正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而输液并不能解决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几天的输液就能把血管疏通,解决这些真正的诱病因素。
其次,静脉输液是有风险的,其是将药物直接输注到血管内,所以,其发生输液反应、医源性感染、血管炎、过敏等可能性大大提高,而这些反应,通过口服或者其他方式可能会避免,所以,输液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输液有可能导致各种风险,输液会导致血管损伤,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抑或是输液后药物中的大分子也有可能导致微栓塞,甚至导致凝血机制被激活,从而不但没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反而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而输液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心脑血管堵塞的几率,反而增加了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结果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非常常见,因此盲目的通过输液来预防血管堵塞是不可取的。
总的来说,预防血管堵塞确实很重要,但是通过定期输液来预防血管堵塞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定期输液保养不仅不能够预防血管堵塞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其他损伤,所以,不建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预防。慢性病和一般健康人怎样预防血管堵塞呢?平时饮食上规律,不要大吃大喝,大量饮酒,吸烟,过量吃高热量食品,肥胖等,对血管均有不好的后果。所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多吃蔬菜水果能改善和预防血管壁过早严重硬化。血管也跟其他人体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老化硬化的年代,但注意保养,健康生活和健康心态,对预防血管严重硬化及堵塞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