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静脉治疗逐渐成为涉及多学科知识与实践的专业领域。为展示我院护士的专业水平及职业内涵,激发护理人员主动学习、钻研创新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全院临床护士提供静脉治疗疑难问题处理的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提升我院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管理水平,8月16日,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第二届“天使出手,解“静”难题”外周静脉治疗护理演讲比赛。前期经过初赛评比,来自各科的10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当天的决赛现场演讲环节。
本次决赛分为PPT演讲和现场提问两个环节,决赛评委团由护理部陈芳副主任、阮春燕科护士长、陈文英科护士长、宋俊莹专科护士、刘雪红专科护士组成。选手们纷纷以静疗相关最新指南为依据,以实际案例为展示在决赛现场各显身手。精彩纷呈的演讲内容赢得场内阵阵掌声。
比赛
现场
灵隐院区ICU汤利玲
来自灵隐院区ICU的汤利玲分享了系统化管理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实践应用,她通过循证,用文献阐述如何“守护针尖上的安全”,清晰的流程设计让人一目了然。
来自三墩院区ICU的万志国则介绍了用超声引导解决PVC穿刺困难的问题,利用超声引导,让困难的穿刺也能一针见血。
三墩院区ICU万志国
三墩院区胸外科徐晶晶
三墩院区胸外科的徐晶晶结合管理学的6σ法讲述了科内为提升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种种改善妙招。
灵隐院区心脏康复科的张焕青介绍了外周静脉治疗中的创新技术运用,探讨了预适应训练仪在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引起现场观众的惊讶与好奇。
灵隐院区心脏康复科张焕青
灵隐院区放射科*小仙
灵隐院区放射科的前辈*小仙老师慷慨地将自己多年来在高压注射浅静脉留置针方面的经验倾囊相授,*老师总结的两指、三指血管固定法等日常工作中的小技巧听得大家意犹未尽。
决赛现场,最重量级的选手要属三墩院区心内科的陈昌来,她怀着二宝也不下火线,分享了关于静脉炎高风险药物的思考,亲身示范了胎教与工作的完美结合!
三墩院区心内科陈昌来
灵隐院区老年科李芳英三墩院区老年科张靖梅
来自老年科的两位资深老师李芳英和张靖梅分别以“以微小改变,见点滴关怀”、“积跬步,行千里”为主题,异曲同工地将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导管护理的注意点分析的细致入微。
灵隐院区精神卫生科李春阳三墩院区康复科彭容
当天的决赛也不乏年轻护士的身影。精神卫生科的李春阳带着年轻护士特有的俏皮分享了精神卫生科研发的能延长科内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小肉贴”和“小肉袜”。三墩院区康复科的彭容为广大年轻护士发出了“这一针没这么好扎”的感慨,由案例出发,详细讲述了如何找静脉、如何挽救刺破血管、如何固定留置针,总结出的一首打油小诗让在座的老师们感叹护理后辈的有心和有才。
现场
提问
现场的提问环节中,评委们针对选手在演讲中带出的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共同深入探讨了许多专业性的问题,包括国际指南与本土实践的融化,科研证据在临床的转化等。俨然将比赛现场升级为的学术交流。
赛后
点评
赛后,现场观摩的护士长们纷纷分享了对于本次竞赛的感想,更有护士长深深地为*小仙老师的打针技术折服,在现场就对放射科*老师发出了申请,想跟着*老师进修提升。下面,跟着小编一睹为快本次演讲比赛的获奖名单吧!
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
三墩院区
老年科
张靖梅
二等奖
灵隐院区
精神卫生科
李春阳
二等奖
三墩院区
ICU
万志国
二等奖
灵隐院区
放射科
*小仙
三等奖
灵隐院区
心脏康复科
张焕青
三等奖
灵隐院区
ICU
汤利玲
三等奖
三墩院区
胸外科
徐晶晶
三等奖
灵隐院区
老年科
李芳英
三等奖
三墩院区
康复医学科
彭容
三等奖
三墩院区
心内科
陈昌来
颁奖
时刻
最后,刘彩霞主任总结道,本次竞赛,选手们展现的良好风貌和对静疗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值得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希望通过竞赛,更加深入地推进临床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的循证实践与研究,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静脉治疗;同时,刘主任也对所有参赛选手和全体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所有护理人员不仅要在临床中实现职业价值,更要在多元化的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期待各位天使们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现各自的风采!
撰稿:护理部
图片:护理部
编辑:俞晓菁
审校:护理部
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