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下肢静脉曲张及踝泵运动
TUhjnbcbe - 2021/7/13 20:18:00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踝泵运动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这样的作用有利于卧床及手术之后的功能恢复。

静脉曲张的病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相关因素:1.先天因素:静脉瓣膜缺陷和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2.后天因素:增加下肢血柱重力和循环血量超负荷。如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都可使静脉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而关闭不全。左下肢多见;双下肢可先后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曲。1.早期:仅在长时间站立后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2.后期:曲张静脉明显隆起,蜿蜒成团,并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不良,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及并发症。

辅助检查:血管超声检查。

处理原则:1.非手术治疗:只能改善症状。适用于:①病变局限,症状较轻;②妊娠期间发病;③症状虽然明显,但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治疗:适用于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症者,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方法。

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1.促进静脉血回流: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性抬高患肢。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弹力袜远侧的压力应高于近侧,以利回流。2.注射硬化剂和压迫疗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且局限者,也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3.处理并发症①血栓性浅静脉炎:给予抗菌药及局部热敷治疗。②湿疹和溃疡:抬高患肢并给予创面湿敷。③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经抬高患肢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必要时给予缝扎止血。待并发症改善后择期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1.传统手术①.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②.剥除大隐或小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③.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2.微创疗法微创手术的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

健康教育:术前:1、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避免肥胖;保持大便畅通;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站和久坐;坐时避免双膝交叉过久。2、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指导病人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壁弹性。3、坚持长期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术后:1、指导患者术后卧床时做踝泵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平时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站久坐,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休息时抬高患肢20°-30°。保持好患肢,避免外伤。2、继续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1-3个月。3、患肢术后半年到一年内可能有下肢酸痛或麻木感。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肥胖。5、戒烟。

为什么要做踝泵运动:对静脉曲张术后卧床患者锻炼恢复极为重要,长期制动会形成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后,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踝泵运动作用原理:1.跖屈:跖屈(脚尖朝下)时,小腿三角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2.背伸:背伸(脚尖朝上)时,胫骨前肌收缩变短,小腿三角肌放松伸长。3.环形动作: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形运动”,对增加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比简单进行踝泵练习效果更好。

怎样做踝泵运动:屈伸运动: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5秒,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可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的屈伸踝关节,最好每个小时练习5分钟,一天8—10次。

绕环动作: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度绕环,尽量保持动作幅度最大。绕环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运动。手术后,因长时静卧,血液循环不畅,肌腱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绕环动作的幅度会受限,甚至出现疼痛感,如体力不够,或疼痛感剧烈,只做屈伸动作效果也不错,疼痛减轻后,再加做绕环动作会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肢静脉曲张及踝泵运动